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下。
根据现行增值税政策规定,增值税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除“按照政策规定,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其他个人”二种情形不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外,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
所称年应税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其应税行为年应税销售额按未扣除之前的销售额计算。纳税人偶然发生的销售无形资产、转让不动产的销售额,不计入应税行为年应税销售额。
境外单位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工程施工地点在境外的建筑服务不属于在境内销售服务或者无形资产,无需代扣代缴增值税。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53号)
提供餐饮服务的纳税人销售的外卖食品,按照“餐饮服务”缴纳增值税。“外卖食品”仅指该餐饮企业参与了生产、加工过程的食品。对于餐饮企业将外购的酒水、农产品等货物,未进行后续加工而直接与外卖食品一同销售的,应根据该货物的适用税率,按照兼营的有关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
1、虽然名义上是“促销费”,但是促销费以销售额的固定百分比计算,商业企业应冲减进项税额,即税率应该是货物的税率13%或9%等,而不是服务的增值税税率6%。
2、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各种收入,一律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可以开具普通发票。
3、应冲减进项税金:当期应冲减进项税金=当期取得的返还资金/(1+所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所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
结合第三条要冲减进项税额的规定,建议商业企业就不要开具发票了,否则开具发票后,税务系统要产生销项税额,而同时还要做进项税额冲减,二者矛盾,容易产生税企争议。
因此,出现这类按照销售额计算的促销费,建议按照销售折让或返利,由供应商向商业企业开具红字发票。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折扣折让行为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1279号)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并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由于购货方在一定时期内累计购买货物达到一定数量,或者由于市场价格下降等原因,销货方给予购货方相应的价格优惠或补偿等折扣、折让行为,销货方可按现行《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有关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有关征管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号),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的销售额等项目应当填写在《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或者“未达起征点销售额”相关栏次,如果没有其他免税项目,则无需填报《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的销售额应当填写在《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3%征收率)”相应栏次,对应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按销售额的2%计算填写在《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及《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减税项目相应栏次。
系统根据纳税人的涉税数据,按业务规则实现数据预填。对预填结果与实际经营不符的情况,您在确认式和补录式申报模式时,可点击“销售收入”、“进项税额”等页面补录区域,按实际业务数据进行补录;也可点击“我要填表”切换进入到填表式申报模式,填写完成后,点击【确定】即完成修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附件《印花税税目税率表》规定,产权转移书据,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书据,土地使用权、房屋等建筑物和构筑物所有权转让书据(不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转移),股权转让书据(不包括应缴纳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商标专用权、著作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转让书据。纳税人应联系主管税务机关补充税(费)种认定信息,增加征收子目。
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通常发生在以下几个情况下:
1、资产减值的确定
当企业的实物资产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需要进行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这可能是由于市场变动、报废、失效等原因导致的。企业首先需要通过实际价值测算(鉴证)方法,确定企业实物资产的实际价值,并与其账面价值比较,以确定减值损失的数额。
2、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或坏账准备的计提
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应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贷记相关的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
借: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资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
3、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
如果相关资产的价值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相关的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该转回仅限于流动资产,对于长期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
4、资产减值损失的结转
期末时,应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5、资产减值损失的影响
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记入当期损益。
总的来说,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在确定资产减值损失时,充分考虑资产的实际价值和账面价值,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不一定是错账。进行以下四方面排除。
① 看是否有暂估入账未入。如果先收到库存商品,没有收到发票暂时没有入账先结转了成本,应该先暂估入账。
② 错记账了。如果库存商品出库的时候书写错误多领用结转了成本,把多领用的金额红字冲销。
借:主营业务成本 (红字负数)
贷:库存商品 (红字负数)
③ 错误的“库存商品盘亏“,被已经卖除去库存商品却错误盘亏了,需要转回盘亏。
借:管理费用 (红字负数)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负数)
④ 货物之间串货,查明是否有另外一种货物多计入账,然后再做对应调整。
借:库存商品 — A产品(库存商品少计的货物)
贷:库存商品—B产品(被错误多计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