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开具和取得数电票报销入账归档的,应按照《财政部 国家档案局关于规范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的通知》(财会〔2020〕6号,以下称《通知》)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财政部会计司关于公布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试行版)的通知》(财会便函〔2023〕18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一,数电票提供PDF、OFD和XML三种电子文件格式,其中,PDF和OFD为预览发票内容的格式,含有数字签名的XML格式才是符合财政部入账要求的电子文件格式。纳税人可以根据《通知》第三条、第五条的规定,仅使用数电票XML电子文件进行报销入账归档的,可不再另以纸质形式保存。
第二,纳税人如果需要以数电票的纸质打印件作为报销入账归档依据的,应当根据《通知》第四条的规定,同时保存数电票含有数字签名的XML格式电子文件。
试点纳税人在开具数电票时,可以按照实际经营情况,选择对应的特定业务,在发票开具界面特定信息栏次填写相关内容,无需在发票备注栏再次填写该信息。如纳税人开具建筑服务的数电票时,需填写特定信息“建筑服务发生地”“建筑项目名称”等内容,无需在备注栏重复填写该信息。
电票平台可以作废空白发票。
功能菜单依次选择【开票业务】-【纸质发票业务】-【纸质发票作废】,进入纸质发票作废页面,选择“空白发票作废”页签,在发票类型下拉列表中,按类型筛选空白纸质发票,点击【查询】按钮,勾选所需要作废空白发票,点击“发票作废”,弹出发票作废页面,填写需要作废的份数,点击【确定】按钮,弹出“发票作废执行成功”提示框。
纳税人先完成数电票赋额并领取的发票,后通过远程注销功能注销税控,相关发票额度将转为数电票额度。符合条件的企业可通过远程注销税控设备功能,提交税控设备注销申请,系统审核通过后,自动注销税控档案,企业在存续期间内将税控设备交回税务机关。
正常。数电票票面上仅显示购销双方“纳税人名称”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识别号”。如需要显示相应的开户银行和银行账户信息,则可以在开票界面购买方与销售方信息处分别勾选银行信息后方“是否展示”选项进行显示。
数电票上线后,如果税控设备未注销,需要在税控设备中正常进行抄报清卡,如果税控设备已注销,则无需进行抄报清卡工作。
通过电子税务局【我要办税】—【发票使用】—【发票申请】—【数电票赋额】模块进入,进入后如没有监控信息,请浏览系统文字提示内容,确认无误后点击“下一步”。待系统界面出现“涉税事项受理系统回执单”,即表示该业务已成功提交。可在“事项进度管理”中查询业务事项的受理进度。
登录电子税务局,进入【我要办税】—【开票业务】—【蓝字发票开具】模块,可以正常进入该模块并正确显示发票总额度且可以开具发票则您已被纳入试点推广范围。如无法进入该模块,系统将提示您为非数电票试点纳税人,不允许开票。如有疑问,可咨询主管税务机关处理。
图示指引如下:
一、我要办税—开票业务。
二、开票业务—蓝字发票开具模块,可以正常进入该模块并正确显示发票总额度且可以开具发票则您已被纳入试点推广范围。如无法进入该模块,系统将提示您为非数电票试点纳税人,不允许开票。如有疑问,可咨询主管税务机关处理。
1、13%进货的进项税额;
2、运输、初级农产品、居民日常必需品等9%进项税额;
3、农户自产农产品收购凭证对应的自开票计算抵扣的进项税额;
另外有几种情况请大家注意:
1、农产品初级收购可凭收购凭抵扣9%,用于13%税率商品可以加计1%扣除;
2、运费凭正规运输发票可以抵扣9%;
3、水费可抵扣9%;
4、电费可抵扣13%;
5、办公用品可抵扣13%;
6、空调油耗,汽油等可抵扣13%;
7、其他耗材,如广告耗材、低值易耗品等可抵扣13%。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职业妇女因生育子女而暂时中断劳动期间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生育津贴,在员工生产结束后,由用人单位向社保机构申领。
一、税法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8号)的第一条规定,生育妇女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生育保险办法,取得的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或其他属于生育保险性质的津贴、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企业收到生育津贴如何账务处理?
有两种处理方式(忽略发工资时代扣个人保险费):
一种是产假期间正常发放工资,收到津贴冲减工资
1、生育津贴高于产假工资,如工资3000元/月,津贴3500元/月,津贴冲减工资费用后剩余部分支付给员工(成本费用科目—工资与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同时冲减,红字表示,分录最终结果是企业负担工资为0元)。
(1)计提工资:
借:成本费用科目—工资3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3000
(2)支付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3000
贷:银行存款3000
(3)收到津贴:
借:银行存款3500
贷:其他应付款—代收生育津贴3500
(4)冲减工资费用:
借:成本费用科目—工资-3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000
(5)剩余部分支付给员工: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3000
其他应付款—代收生育津贴3500
贷:银行存款500
2、生育津贴低于产假工资,如工资3500元/月,津贴3000元/月,津贴冲减工资。(成本费用科目—工资与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同时冲减,红字表示,分录最终结果是企业负担工资为500元)
(1)计提工资:
借:成本费用科目—工资3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3500
(2)支付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3500
贷:银行存款3500
(3)收到津贴:
借:银行存款3000
贷:其他应付款—代收生育津贴3000
(4)冲减工资费用:
借:成本费用科目—工资- 3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3000
(5)冲减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000
贷:其他应付款—代收生育津贴 -3000
第二种是产假期间企业不发放工资的,津贴由公司代收代付
(1)收到津贴3500
借:银行存款3500
贷:其他应付款—代收生育津贴3500
(2)发放津贴
借:其他应付款—代收生育津贴3500
贷:银行存款3500